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984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志愿填报】广西高校介绍--广西大学 [复制链接]

41

主题

71

帖子

319

积分

中级会员

Rank: 3Rank: 3

积分
319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6-9-2 00:09:26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☀ 致力于推送高校资讯、吐槽、学习、创业、就业、兼职、社交等精彩内容。喜欢我,请您点击标题下方“广西高校网”关注,生活、学习、工作、娱乐都不误!!
广西大学
小编助你了解广西高校,看上哪个填报哪个志愿哦

广西大学篇


广西大学坐落于风景如画,有着“绿城”美誉的广西首府南宁市,是广西办学历史最悠久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,也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国家“211工程”学校,教育部和广西共建的省部共建高校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。
学校创办于1928年,首开广西高等教育之先河。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、科学家、民主革命家马君武博士。1939年广西大学成为国立大学,是当时国内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。1952年,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广西大学题写了校名,同年,广西大学农学院独立建制,成立广西农学院。1953年,广西大学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被停办,师生以及设备和图书资料被调整到中南和华南地区的19所大学,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。1958年,广西大学恢复重建。1997年,广西大学与广西农学院合并,组建新的广西大学,迈上了创建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。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,广西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、与民族共命运,以造就精英人才、推动科技进步、服务社会发展、弘扬先进文化为己任,逐渐形成了“勤恳朴诚,厚学致新”的校训,积累和沉淀了鲜明的办学特色、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西大精神。
近年来,随着学校成为国家“211工程”院校、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建设高校,广西大学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,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,学科特色更加鲜明,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显著提高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提升,各项事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学校现设31个学院,学科涵盖哲、经、法、文、理、工、农、管、教、艺等10大学科门类,有95个本科专业,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18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,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,5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,1个国家重点(培育)学科; 2014年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%行列。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,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;1个立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,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,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和一批广西重点建设的实验室、研究基地。
学校注重科技创新,努力服务社会,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性成果。其中,王丕建教授长期从事牛、猪杂交改良研究工作,在国际水牛会议上获“科学先驱者”奖,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;张先程研究员主持的“籼型杂交水稻”项目获1981年国家特等发明奖;卢克焕教授主持的“牛体外受精技术的研究与开发”项目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(作为第二完成人),黄日波教授主持的 “高活力a-乙酰乳酸脱羧酶的研制与应用”项目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此外,2006年以来,学校共获得省部级科技类一等奖 15 项,社科类一等奖 14 项。学校还紧密结合区域和地方重大战略需求,深化校市、校厅、校地、校企科技合作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。2013年,作为主持单位,获得省部级科技类一等奖奖项5项。其中,曾建民教授主持的“反重力近终形铸造技术及其应用”、王巨丰教授主持的“大幅度降低雷击事故率、跳闸率和断线率的喷射气流灭弧防雷间隙关键技术研究”、王双飞教授主持的“轻工过程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关键设备及工程化技术集成创新”项目成果分别是我校首次获得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、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、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科学技术)一等奖。2014年,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21项,位列全国高校第60位,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1项。2014年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1654件,全国高校排名第七。
学校着力提高教师水平和质量,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,造就了一支品德高尚、业务精湛、结构合理、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职工队伍。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555人,其中,专任教师2263人,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74人,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55人,有专业技术二级岗位人员57人,终身教授6人。博士生导师233人,硕士生导师1557人。目前有外聘院士3人,引进的外籍专业教授3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特聘教授”3人,教育部“长江学者讲座教授”1人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,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,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人选7人,中国科学院“国外引进杰出人才”(百人计划)人选1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21人,国家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、技术、管理专家”3人,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,全国“杰出专业技术人才” 1人,教育部 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入选者7人,全国宣传文化系统“四个一批”人才1人。
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,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,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,教学发展和改革取得了众多标志性成果。2007年至今共获得教育部“质量工程”建设项目、“本科教学工程”项目192项,获得项目数居地方“211工程”高校前列。其中国家特色专业12个,国家精品课程3门,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,国家教学名师2人,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4项,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6门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,入选教育部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和“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。80多年来,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0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。校友中有李林、党鸿辛、陈太一、沈善炯、卢鹤绂、文圣常、施汝为、韩斌8人当选为两院院士,还有许多校友成长为各行各业的专家、骨干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。目前学校有各类在校学生8万余人,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3677人,全日制硕士、博士研究生7061人,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65人,来自4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1223人,各类在职教育学生5.2万余人。
学校大力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,经过多年发展,教学科研装备条件得到很大改善。校园占地面积307公顷,校舍总建筑面积133.34万平方米。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0.3亿元,拥有各类藏书568万册,其中印刷型图书348万册,电子图书220万册,全文电子期刊3.5万种,各类中外文数据库77种,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一定规模,已形成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并重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,有效支撑我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。
今天的广西大学,正牢牢抓住实施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,努力建设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。学校将继续秉持“勤恳朴诚,厚学致新”的校训,致力于知识创造与传播、文明传承和创新、社会引领与服务,推动国家富强、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。(数据更新至2015年4月)

一、广西大学校训
勤恳朴诚厚学致新   
校训释义:
勤恳朴诚:是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亲撰的校训。唐代柳宗元在《柳浑行状》中说:“词旨切直,意气勤恳”,就是指做事认真不懈;“朴”是朴直朴素、敦厚老实,“诚”是诚信诚实,真心真意,“朴诚”合在一起就是敦厚老实,艰苦朴素,诚信诚实。“勤恳朴诚”就是要求勤勤恳恳做事,实实在在做人,艰苦创业,俭朴生活。其中“诚”是核心,是根本。“诚”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。诚就是真,其对立面是“欺”,“真”的对立面是“假”。为人朴诚,就是朴实无华,诚心真意,以诚相待。大学既是传授专门知识与技能的场所,更是教人勤恳朴诚、求真求善的精神家园,就教育来说,教人如何做人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,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:“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。”做学问也要“朴诚”,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,严谨勤奋的治学态度,诚心诚意,求真求实,不弄虚作假,不投机取巧,不急功近利。
厚学致新:“厚学”既指有广博的知识和学问,又指崇尚知识,博采众长,且还有兼容并蓄,融贯古今与中西的要求。常说要厚积薄发,无论是做学问、搞研究,还是干事业,都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基础,才能达致目标。“致新”就是努力创新,与时俱进,要求通过学习研究,获得新知识,进行新创造新发明;要求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,实事求是,与时俱进。“厚学致新”还是为学的两个层次,或者说是两个阶段。要达到“厚学”,首先要广泛的猎取,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学习志趣,这是人生强大的求知动力。“厚学”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,惟有博大和宽容,才能兼容并包,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的胸襟,真正做到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。因此,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,要求刻苦学习,博采众长,正如马君武先生所说:“集世界之知识,造极新之国家”。而“致新”是为学的第二个阶段,也是最高境界,要求致力去实践自己所学的知识,忠贞不渝,踏踏实实,一心一意,坚持不懈,努力认识新事物,创造新业绩。“勤恳朴诚,厚学致新”很好地体现了广西大学的办学传统和人文精神,既有老校训的传承,又有与时俱进的创新。
二、广西大学校徽
校徽图说:
1.主体造型:齿状圆形(表示理工科)、稻穗(表示农科)、桂花(花中心是打开的书本,表示文法类),表示广西大学是一所多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大学;凤凰、星等表示学校是一个“团结、勤奋、求实、创新”的集体;八朵桂花代表来到广西大学求学的八方学子;
2.图案中心造型是由“GuangXi”开头字母“GX”缩写变形而成一只在飞舞的“凤凰”,也是“211”工程的变形字,代表广西大学是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的大学,凰冠“x”的变形(“星”形),表示学校是一颗耀眼的星,即建设成为一所“高水平区域特色研究型大学 ”;
3.“广西大学”的行书体为毛泽东主席1952年为广西大学题写的校名;
4.“1928”为学校创办时间。
三、广西大学校歌   
歌词:
复兴中华,发达广西,是我们立校本意;为国奉献,为民工作,是我们求学目的。努力,努力,大家一齐努力,求得知识,练好身体,更遵守严格纪律。努力,努力,大家一齐努力,勤恳朴诚,厚学致新,为祖国奋斗到底!
抗战时期,西大校歌由时任广西大学化学系讲师汤铁民作曲,马君武校长亲自填词。抗日战争中产生的《广西大学校歌》分明是战火硝烟中的一代学子的牺牲报国的呐喊。学校桂林时期,马校长又结合时局特征将校歌歌词进行部分改动。2008年,建校80周年前夕,校庆宣传组集体修改了校歌歌词,形成了第三版的《广西大学校歌》。
来源:网络
喜欢这篇文章吗?
请点击右上角
分享到您的朋友圈 吧!
关注我们,会让我们共同学习和成长!
广西高校网 关注我
亲们,随手帮文章点赞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Comsenz Inc.  

GMT+8, 2025-5-14 17:52 , Processed in 1.838146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站拽网

返回顶部